随着存款利率不断下调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投资理财,追求高收益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追求高收益的心理,精心设计了多种诈骗套路,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。齐鲁银行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:警惕高息理财陷阱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案例简介:
李大爷是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,手头有一定积蓄。一次和邻居吴大爷聊天,听说他参加了一个“高端理财讲座”,购买了一款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。李伯伯也联系了吴大爷推荐的“投资顾问”。该顾问声称公司可以获得内部消息,投资风险极低,回报率高达20%以上。在高额回报诱惑下,李伯伯将自己辛苦积攒的20万元购买了该产品。起初,公司能按期发放利息收益,几个月后却未再发放,顾问也联系不上了,整个公司人间蒸发,李大爷和吴大爷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案例分析:
不法中介常以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为幌子吸引消费者,以“内部消息”、“专家团队”为噱头,营造专业理财机构的假象,短期发放利息收入,让消费者放松警惕,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资金诈骗。
齐鲁银行“泉心消保”提醒您:
作为金融消费者,在投资前应核实金融机构资质,咨询专业人士,审慎评估宣传信息。同时,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,要及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。
(一)主动学习金融知识,理性投资。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活动时,应主动了解金融产品相关风险,保持头脑清醒,谨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“高收益伴随高风险”。
(二)选择正规机构,咨询专业人士。消费者应选择银行、证券公司、保险公司等经过监管部门严格审批和监管的正规机构进行投资,选择有专业从业资质的人员进行咨询,全面了解产品信息,通过正规渠道投资。
(三)保留证据,及时报警。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消费者应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等证据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维护自己合法权益。